一棵野百合的種子,播在中正紀念堂大門前的圍牆邊。一幅布條默默在人車
喧譁中傲然獨立,一句「同胞們」,劃破冷漠的空氣,下一句「我們怎能再忍受
七百個皇帝壓榨」,喊出了壓抑已久的憤怒,也掀起七天日以繼夜的學運。
野百合在七天內從種子茁然成長,到綻開蓓蕾,是民主春天已悄然來到,等
待野百合的降臨,還是野百合驅走寒冷的冬天,帶來民主春天的訊息?
下午五時,台大學生周克任、何宗憲、楊弘任發起十餘名台大與工技學院學
生至中正紀念堂門口靜坐。
學生人數少得可憐,近百名圍觀的群眾卻相當熱情,而學生拉起的布條「同
胞們,我們怎能再忍受七百個皇帝壓榨」,不懼寒風強力拉扯,赤裸裸向這個原
本冷漠的社會,表達心中的憤怒。
下午十時,無住屋團結組織的李幸長、陳冠甫來到現場,表示蝸牛將在隔天
動員加入靜坐行列,他們也帶來殘障團體聯盟主席劉俠允諾明天將一起聲援的口
訊。下午十點二十分,一位學生幹部面對警察可能驅散靜坐學生的壓力,他要求
每位同學屆時手挽手高喊:「和平、和平、抗議、抗議」,不做任何抗爭。
午夜二時三十三分,第一個在總統府集會遊行禁制區附近、過夜的「非法」
集會,學生與群眾靜靜地進入夢鄉,等待黎明時民主春天的降臨。
1990.3.17
人數漸漸多起來,有人唱著「民主望春風」,往昔的無力感與謙卑的油然而
生;也有人唱著「團結就是力量」,為日後澎湃的學運做最好的詮釋;也有人唱
著「國際歌」,訴說這是沒有禁忌的民主廣場。
所有的氣氛都在醞釀,各校已在準備動員,群眾不斷加入聲援,教授時時過
來打氣。他們正在儲存罕見的爆發力,因為他們集合的不僅是各校的學生、游離
的群眾、捐贈的資源,最重要的是社會的期待。
下午二時,約四十五名左右各校代表於教權會商討串聯事宜。首由各校說明
目前各校已訂的活動,再對未來串聯事宜提出討論,但討論近四小時仍對未來共
同活動之內容、議題等未有具體結論,最後議決:原則上各校先進行各自行動,
再伺機動員學生支援紀念堂前學生。
台大法律系教授賀德芬並至會中宣告,台大老師已發起下周為民主教育週,
並獲清大二十餘位老師支持,現正與全省各校老師積極聯絡中。
下午五時,不到百名學生一群群坐在中正紀念堂正門口右側空地上,前方舖
著大型抗議布條。一旁有十幾個民眾陪著學生靜坐,台大教授黃武雄就坐在民眾
區前排第四個。百餘名群眾四散在周圍。瘦高的鄭麗文拿著麥克風沿著布條來回
,帶領同學唱台語歌。幾個負責的學生不時坐或站在一起低頭會商,大部分學生
靜靜瞪著地面和旁觀的人群,暮色漸沉。
六時,路過的行人駐足圍觀的愈來愈多。民進黨秘張俊宏來到靜坐區,與幾
位學生略談一陣後離去。鄭文燦宣布將分派同學作過夜準備,也歡迎民眾留下來
與學生同宿,不過希望民眾與學生分開來睡,「因為確立以學生為主體對我們來
說是很重要的。」此時包括民眾在內,靜坐者手上蓋印的號碼已經超過了兩百號
。晚餐以簡單的麵包飲料果腹,陸續有民眾捐贈物品,捐款也在增加中。
七時二十五分,宣讀一封由賀德芬等十位台大教授連署的致台大校長公開信
,請求校方宣告三月十九日至二十五日為「民主教育週」,停止一切正常教學活
動。
靜坐學生決定挪近牆邊避風,在十點就寢。圍觀民眾愈聚愈多,八點半左右
,已經形成密密的一圈,而且向圈內學生靠過來,圈外的攤販也多起來了。
九時三十分,連圍觀民眾在內,共有近千人聚集在中正紀念堂前。靜坐的學
生唱著台灣民謠和國際歌,民眾層層靠近,指揮學生不得不帶領同學高喊「坐下
!坐下!」要求四周民眾坐下來,同時盡量維持環境的單純性。近十點時,有民
眾捐來一百個睡袋,搭棚子的工人也準備動工。
黑名單工作室的陳明章接著帶唱。同時現場進行清理,好空出地方搭棚。學
生挪位時秩序稍亂,指揮同學見狀帶領學生唱「學生團結就是力量」、「市民團
結就是力量」,並且徵求同學擔任糾察,在靜坐區四周站崗,區內則要求各校學
生遵守校區分隔坐息。
十時三十分,尤清、洪奇昌等人由中和演講會場趕來。蔡式淵和盧修一的演
講吸引大批人潮,使現場人數突增至兩千人左右。指揮同學請民眾稍後退,擴大
靜坐範圍。
十一時,休息時間延至十一點,現場唱起「民主望春風」、「綠島小夜曲」
歌曲,學生們或打開睡袋或搬來棉被準備休息,後來李鴻禧教授在十一點半抵達
時,學生又是一陣興奮。
十一時四十分,學生代表約三十五名至音樂廳下方討論未來組織、議題、抗
爭時間等問題,但意見紛歧,一直未有結論。一點十五分,糾察人員入內告知:
外面事務極但無人出面處理。與會代表即決定組成七人決策小組,台大二名,其
餘由人數較多的北醫、輔大、東海、中興、文化等校各推派一名,全權解決所有
事務。
1990.3.18
同一場地民進黨舉辦大型集會,但分貝再高的音響,也壓不住學生的歌聲與
口號,靜坐學生從一百多人,增加至六百人以上,內部也開始建立嚴密的分工。
他們感謝老代表的愚蠢,使得學生,乃至於全國民眾有團結的機會,並正式
提出四大訴求,然而他們在這一天也飽受鎮暴警察可能驅散的虛驚。
凌晨二時,現場相當寒冷,同學約有一百多人,除十多人擔任糾察隊之外,
大多數都蒙在棉被或睡袋中熟睡,而擔任糾察的同學,一面要向群眾解釋靜坐的
目的,一面要維持靜坐區內的安全,還要為被風掀開被窩的同學蓋好被子。
一位糾察同學和圍觀的市民說:「如果你支持學生,明天請帶你的孩子一塊
來。」
三位民眾從轎車二大鍋牛肉麵,交給指揮中心慰勞學生,只說第二天回來拿
鍋子,不願留下任何姓名……等,只頻頻說「你們辛苦了!」
少數學生對此次運動的前途並不樂觀,一位台大學生認為,大概全校都知道
有這件事,但是就只能動員這麼些人,明天是星期日,人一定會多,但恐怕來插
花成分居大,要留下來才有用!
上午六時二十分,十五位東海的學生趕來現場加入靜坐,並且宣布「對不起
,我們來晚了!半夜又沒有車,等一下有更多的同學會加入。」
「各位!辛苦了。」
現場響起一陣掌聲,為初醒的慵懶注入一劑提神劑。
台大教授張忠棟來到現場,進入指揮中心,詢問學生現狀,並表明願意主動
提供協助,爾後在尊重學生獨立運作的精神下,張忠棟離開指揮中心,走入學生
群中探視學生。
六時三十分,鄭文燦表示,目前的決議是由六所學校推出七人小組為決策中
心,每天分三時段輪流指揮,處理現場之一切及緊急狀況,目前較為剛性的四大
訴求已獲七人小組的共識,領導方式也在互信的狀況下共同接受。
四大訴求為「解散國民大會、召開國民國是會議、廢除臨時條款、提出民主
改革時間表」,鄭文燦表示:這個階段性的訴求,基本上是要求李登輝出面對話,提出具體回應。
會場組何東洪於七時二十分宣布,「停止募款,但期望市民長時間支持。」
「下午由於民進黨有大型活動,目前指揮中心決議與民進黨活動隔開,作為
區分,學生自成一個運動主體,不加入群眾的運作。」
「媒體對學運大多採取正面肯定的報導,請線外民眾一齊坐下,不要只是圍
觀看熱鬧。」
「教育部要求各校制止串聯行動,但學生一定要形成壓力,造成改革的指標。」
截至八時十五分,目前統計已有二十五個學校及社團一百四十一人參與運動。
輔大社工系蘇秋來上台對學生致敬,「過去我們沒有勇氣和體制抗爭,才留
下這一個不合理的結構,今天以前我不敢來,今天開始我要和你們坐在一起。」
杭之、李勝雄均在外圍,杭之後來進入演講:「十年前我寫文章談的事,十年後
一再發生。」肯定學生的行為。
鄭文燦在十時表示,「昨夜不斷有驅散或是抗爭無效的耳語散播,打擊同學
的士氣,我們必須堅持自主、隔離、和平、秩序四大原則來瓦解耳語。」
中午十二時三十分,范雲接任下午總指揮,宣布此次學生抗爭的四個原則是
「自主、和平、隔離、秩序」,四個原則能夠貫徹便是贏了。台大葉啟政教授到
場為學生加油,之後各校代表輪流上台發言。前來加入靜坐的學生一直在持續增
加中,各媒體記者在現場四周遊走,圍觀群眾甚至爬了大中至正門旁的巨型樑柱
。
立委張俊雄在一點半來到現場,接著後勁立委林天生出現,學生報以熱烈掌
聲。
至下午二時,范雲宣布學生人數已超過四百人。賀德芬教授到場聲援抗爭活
動,學生顯得相當興奮,而在紀念堂內民進黨會場演說聲浪不斷昇高時,學生也
以高聲唱歌、呼喊口號作為抗衡。
除了平面媒體三台都派記者前來採訪,加上綠色小組等單位出動的攝影機,
路透社、亞洲華爾街日報,以及ICRT派出的外籍記者,明顯預示學生抗爭即
將演變為全國甚至國際注目的新聞焦點。
下午三時四十五分,部分民眾投錢至靜坐區前方,糾察學生表示捐款已經夠
用,不再接受新款,但是捐贈的民眾已經走開,學生與一旁民眾為要不要收下這
六、七千元略有僵持,引起攝影和記者們一湧而上。騷動中,陳明章帶頭唱起「
天黑黑」。立委吳勇雄此時來到現場。學生們再唱「丟丟銅」。歌聲乍歇,又趕
來一大群學生,大家一陣鼓掌歡迎。
不久,指揮中心開會完畢,總指揮范雲宣布要各校學生編整後選出代表作為
與指揮中心溝通道。並且強調組織的工作,指揮中心訂每隔半小時向學生工作會
報。
自上午起一直未曾間斷的學生演講持續著全場的視聽注意,一位同學大聲說
,「我們現在抗爭的,不是內閣制或總統制,是帝制!」全場響起了贊同的掌聲
。此時兩位民進黨會場人員,一人捧著一袋錢,一人手抓著一把鈔票走向發言區
,說是會場民眾捐給學生買棉被,指揮同學在婉拒無效後收下了這兩萬多元。
至下午五時,學生人數已由上午的一百多人,增加至目前的六百五十人。工
作會報宣布將在週一成立「民主教育教室」,邀請名師講演。五點半,自民進黨
會場走出一隊人馬,持黨旗向中山南路圓環方向前進,吸引不少群眾跟過去看熱
鬧。指揮學生在此時宣布,有位李先生捐出了四百件睡袋,報以熱烈掌聲。接著
有學生上台模仿蔣經國談話,濃重的鄉音引來全場爆笑聲。
陽明醫學院代表孔繁錦發言,「感謝老代表,因為他們的愚蠢,使得全國同
胞團結起來。」不過,他也呼籲學生不能過度自我滿足於在此靜坐抗爭,更重要
的是在擴大學生民主教育的改革影響。
下午九時,預定召開各校代表大會。范雲將總指揮工作移交給北醫呂明洲。
四十分時,現場氣氛因為劇場聯盟帶來的布偶「牽亡」表演而顯得非常熱鬧
。
國民黨新科新委張帝於十時一出現便被學生大噓下台,不讓他發言,只有訕
訕離去。去年落選的林俊義教授隨後出現,學生立刻熱烈鼓掌,歡迎他上台發表
支援聲明。
此時工作人員內部傳出,民進黨集會時間已過,如果在半個小時內不解散,
警方可能採取驅散行動。不久,教育部高教司司長黃鎮台來到現場後方,黃表示
是以個人身分來探視學生,不是代表警方來傳話。隨後他向指揮的呂明洲建議,
不管等一下有沒有驅散行動,學生應有準備,最好能和四周群眾保持距離,呂明
洲立刻問道,要是學生以糾察隊員牽手圍起學生的方式與群眾隔離的話可不可以
過關,黃鎮台不語,雙手一攤,聳了聳肩離去。呂明洲與幾位學生會商後,委婉
地要求現場學生在有突發情況時要有準備,警方驅散的耳語漸漸傳開,氣氛立即
緊張起來。
十時二十五分,一中隊的鎮暴警察果真出現在中山南路的圍牆邊,與靜坐學
生相距不到二十公尺,指揮同學立即呼籲大家往靜坐區中心集中靠攏,形成一個
實心體,糾察同學手牽手圍在四周護住,靜坐區繩子外,也同時了聚集了大批群
眾。這時另一隊警察開到紀念堂正門口前停駐,學生們相互緊靠著,賀德芬走出
來,要求學生鎮靜,她相信警方的目標並非學生。指揮開始帶學生唱起「望春風
」,並且要全體學生向後面棚架靠近,圍上剛才發來遮雨用的紅圍市作為與群眾
區分的標記。飄雨的空氣僵持了幾分鐘,鎮暴警察開始撤退,學生們在驚魂甫定
之餘,唱起了"We shall overcome"。
隨後,學生派出三位同學前往城中分局,與副局長達成協議,為了不打擾學
生,警方不再靠近中正紀念堂四周。
政大美籍客座教授藍亭後來發言表示,他的同胞裡有些人手持美國護照,卻
也有選舉中華民國總統的權利。此言一出立刻獲得大家痛快的鼓掌,他說他以一
個外國教授身分前來為學生聲援,希望明天有更多的中國教授過來,以行動支持
學生。
受驚的學生們簡單吃些東西後就寢,才睡下不久,教育部次長趙金祁也到場
探視學生。
1990.3.19
今天是悲壯的開始:至午夜有三十一名學生發起絕食;今天是關注的焦點:
李總統透過毛高文捎來關心的訊息;今天也是不滿的擴大,李總統仍無具體回應
,學生回校動員更多人,也有更多人主動加入,人數遽增至三千人以上。
而今天也是決定象徵純潔、自主的野百合,要誕生的日子,在一些媒體的抹
黑、謠言的打擊下,它無畏的要在廣場上矗立。
凌晨一時起,約有三十名學生代表於音樂廳走廊開校際會議,決定在原有組
織上,再設定校際會議為最高權力機構,會中亦有代表提出:若總統於明日中午
十二點以前對學生靜坐未有回應,學生應開始採自願式絕食,然於兩次投票後遭
否決(七比七與三比二)。另又討論針對四大議題是否要有更詳盡之主張、抗爭
時間等問題,但意見分歧,未有任何結論。最後散會,決議由七人小組處理明日
事務性事宜,但整體運動方向則留待下次會議討論。
教育部長毛高文和研考會主委馬英九,在凌晨二時三十分來探視學生並帶來
總統的親筆手函。當時雨勢忽大忽小,氣溫很低。靜坐的同學已於一點左右就寢
,由於門前場地潮濕,因此有二百多名同學移往國家音樂廳的長廊睡覺,留在中
正紀念堂門前露天過夜的學生僅剩下一百五十名。
毛高文和馬英九到達中正紀念堂門前時,僅有十名左右的學生糾察和二十多
名民眾及二名記者在場,毛高文首先出示李總統的親筆手函給糾察同學抄寫,隨
後收回並和在場同學寒暄。當時本刊記者曾詢問毛高文為何總統不親自來?毛高
文以安全上的顧慮來答覆。馬英九則問學生這次抗議的訴求,一名憤怒的學生指
著廣場上的白色宣傳布條說:「你自己看!」後來,學生要求毛高文及馬英九要
是真有誠意,就明天白天來和大家見面,不要偷偷摸摸的在夜裡過來,毛高文表
示白天的時間表都排滿了,很難抽身。隨後二人即離開現場,時間是二點四十五
分。當時三十名校際代表正在國家音樂廳開會,並不知道毛、馬二人前來之事。
在門前廣場靜坐的各校同學,已決利用星期一上課的機會,回學校去動員更
多的學生來參與,台大調動了在場近三分之二的同學回去發動罷課,各校亦發起
動員。
范雲的老師,騎著單車在八時左右來到現場,把范雲叫到一旁,送她一本書
,並給她一些鼓勵後離去,范雲的臉上表現出一股受寵若驚的感動,並表示,「
我蹺課,老師還親自到現場來,這樣對我……」。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黃鎮台來到現場,要求學生回校。
隨後學生表決,大多數認為黃司長「層次太低、代表性不夠」而拒絕他進入
學生區,黃鎮台悻悻地在民眾的叫罵之下,離開現場。
十時三十分,東海大學社研所方孝鼎上台發表絕食聲明。隨即有四、五位同
學立刻加入,尤以高醫范國棟的宣言更賺人熱淚。
方孝鼎表示:「我們不容許李登輝和他身邊那群走狗把十八、十九、二十這
三天隨隨便便和稀泥一樣的和過去,我們已經讓他滿和了四十年,絕對不能再讓
他們和這關鍵性兩天,希望各位能給我支持。」
「從十二點起我開始絕食,直到李煥、李登輝來到這邊,和我們談出一個結
果來。」
范國棟在宣言中說:「在我進行絕食之前,我要跟死去四年的父親說抱歉,
以及兩個禮拜前剛去世的外婆說,今天晚上我不能去幫您送終,您在出殯時我沒
辦法到場,還有我的媽媽,希望您能原諒我,為了這些人民,我現在就開始絕食
。」
絕食行動的展開,起初雖然只是五個人的加入,但是卻引起決策中心和指揮
中心的緊張,因為絕食行動如果擴散,恐怕不是指揮中心能夠掌握。
事實上昨夜的決策會議中,已經對絕食行動作過討論,決策小組不贊成絕食
的提案。
鄭文燦表示:「我相信絕食行動不會擴大,有些人原本就想作絕食的行動,
雖然這對運動來說不好,但是對自發性的行動,我們不予制止。」
指揮中心在近中午召開記者會表示,「下午全體學生會來到之後。將重新召
開會議,調整組織架構和決策人員,也將對下一步運動策略作決定。」
「不排除用更激烈的和平抗爭方式,作為下一步運動目標。」
「目前保持靜坐,不作移動的打算。」
台大法律、歷史系,東吳德文系響應罷課消息傳來,人數漸增多。
決策中心顯出相當程度的緊張和焦慮,對於絕食反應的擴大,已由五人增至
十人,而且有擴散之趨勢。
下午一時,台大教授團十餘人抵達,學生士氣大振。指揮學生一一介紹。不
久交大教務長也趕到,勸學生回去,學生高呼抗議。訂下午開始的民主系列講座
由李鴻禧開講。輪到楊國樞時,由於雨勢未減反大,指揮中心決定暫將靜坐場地
移至國家劇院簷下,與國家音樂廳前的民進黨會場遙遙相對。
三時,雨勢減弱,包括高中生在內的大批學生趕到,總人數漸增至兩千人,
以學校為單位在劇院四周迴廊坐下,各校唱歌、呼口號或討論的次序不一,頓時
一片嘈雜,指揮不易。
廣場上,一群穿著黃色雨衣的建中學生,拿著塑膠袋,到處撿拾經過昨天一
天活動後,攤販和群眾留下的滿地垃圾。
至四時十五分,自上午開始絕食的八位同學原先由於身體虛弱,暫時留在中
正紀念堂門外,此時也在攙扶下轉移至劇院廊下。發起絕食的東海社研學生方孝
鼎代表其他人發表絕食聲明,希望進一步擴大絕食行動,要求團團圍住的記者不
要照特寫,絕食學生也不再接受訪問。指揮中心隨即派糾察圍住絕食者。
指揮中心決定將場地正式移往國家劇院前的廣場,糾察隊總負責人邱毓斌表
示,這主要是基於未來發展的考量,國家劇院前腹地廣大,較能容納愈來愈多的
人潮。此時絕食同學也移過來了。廣場上的學生則聚集了三千多人。此時天氣寒
冷,雨勢則時斷時續。
晚上六時四十五分,台北市衛生局長柯賢忠到場探視絕食學生,今早十時五
十分開始絕食的學生到目前已有八小時未進食,柯賢忠估計飢餓症狀在禁食二十
四小時之後才會發生,目前只需補充水分,並由中興醫院一名醫師一名護士擔任
絕食首日的看護工作。
北一女中高三學生上台演講,表示高中生對學長學姐們此次運動的支持,全
場掌聲鼓勵高中生的勇氣。
清華大學學生代表上台演講,表示「不承認七百多名老賊、小賊選出來的總
統」,對於部分學校可能發生的曠課問題,該名代表嘲諷地說「四十年來民主課
程的曠課,誰應該要負責登記!」全場掌聲不斷,外圍群眾也以口哨聲表示支持
。
一名學生代表以流行歌曲「一生能有幾次選擇,我無悔的愛沒有保留」,表
達此時內心對台灣的情感,現場掌聲、叫好。
三名建中學生後來也表達高中生對學運的支持,並帶來建中校長對學運的看
法:(一)參與民主廣場靜坐的同學絕不會受到記過以上的處分;(二)舉辦校
內民主運動週,開辦民主牆、民主廣場。
另一名來自西螺的建中學生對資深國代的存在百思不解,「我家裡的阿公、
阿媽那麼慈祥,有福氣享受清靜的生活,這些老國代卻還要提著尿袋去賺出席費
,是不是兒女不孝?」全場大笑聲。
一位絕食學生在八時四十五分由家長帶回,然而現場絕食人數仍有增無減。
黑名單工作室成員到現場帶唱「民主阿草」,黑名單工作室人員抗議其他表
演工作者的冷漠,「去年,有一大堆大『角』在錄『歷史的傷口』,今年他們在
哪裡?」
十時,輔大校長羅光到廣場探視學生,羅光走至學生靜坐區內對輔大學生發
表談話,並應邀對全體學生講話,「各位同學的愛國心、愛國精神,我是很欽佩
的」、「但我希望各位把身體照顧好,將來為國家做事」。羅光的談話受到相當
大得掌聲,羅光步出廣場時受到各媒體圍繞,鎂光燈閃耀不停,台大教授施信民
並且請羅光在教授連署名單上簽字,羅光也欣然簽名。
十一時,工作人員宣布擇定台灣野百合做為學生運動的象徵,並在廣場中間
豎立民主野百合。
絕食人數至午夜時已增至三十一名,絕食區有人唱生日快樂歌為絕食伙伴慶
生。
而在今天召開的校際會議,七人決策小組全部改組,成員由原有各校推薦,
經校際會議同意。
1990.3.20
在不滿的口號中,又增添不安的氣氛,學運內部發生若干爭執,為應否懸掛
國旗,爭執幾近火爆;為晚間節目安排,也有人激動指責這是「聯歡晚會」,而
若干學者對學運賦予特定政治色彩,也使學生情緒激動到極點。
為等待李登輝的回音,今天面臨諸多考驗,考驗他們的耐心,也考驗他們的
智慧。
上午八時二十分,醫療小組人員上來探視絕食學生。絕食學生的數目已經增
加至三十七個,頭上都繫著寫有絕食抗議的黑色頭巾。
廣播組李志偉向台下的數百名學生建議播放電台新聞,聽聽看媒體是如何扭
曲或片面報導學生運動。
聽完聯合新聞網有關學運的一段廣播,學生首次針對媒體大聲怒喊「抗議」
,接著幾位學生的發言,都強烈譴責媒體,特別是電視台,不是不重視就是矮化
學運,激烈一點的學生甚至脫口罵出三字經來。
上午九時二十分,行政院研考會主任委員馬英九及政務委員黃昆輝的到場,
引起記者群一陣騷動,兩人被簇擁到台階中央,面向學生。學生立刻大喊「抗議
」、「李登輝」,決策中心召集人之一的汪平雲向學生說,馬英九和黃昆輝代表
李煥院長而來。可是,「我們要的不是李煥,對不對?」學生答「對」。全體學
生接著齊聲喊出抗爭的四個主張,馬英九始終不發一言,直到學生喊畢才向學生
揮手致意。接著馬英九表示要過去看看絕食同學,還沒走近,絕食群中有人高喊
「我們不要代表!」、「回去」,醫療小組上前建議二人避開以免刺激學生情緒
,二人遂由劇院左側車道走出。快到車道盡頭時,出現幾位民眾,一邊要跟在二
人身旁電視台攝影「不要拍啦」,一邊向馬等人高喊「國民黨無效啦」、「走狗
」,糾察生發覺情況不對,圍到馬、黃兩人身邊,護著走向一旁的計程車,民眾
也圍了過來,馬英九要上車時,冷不防被其中一人踹了一腳,學生馬上擋在車旁
,請求民眾「拜託你,不要這樣」讓車子駛走,並且齊喊「和平」、「和平」,
民眾方才散去。
十一時,新改組的決策委員會召開抗爭活動開始以來的第一次記者會,會中
宣飲,將在下午選派五人代表至總統府遞函要求李指輝對四項要求作回應。記者
會後,決策小組也向學生宣布即將遞函一事。
中午,衛生署長施純仁來到現場,他表示對同學們的環境衛生和健康狀況都
非常關心,大約十多分鐘後離去,隨後,吳勇雄進入會場的絕食區旁,表示要和
同學們一塊絕食,並大喊「我不會像老兵那麼無理取鬧,但更看不起民進黨的作
風。」他的隨從人員並幫忙向學生代表解釋,吳勇雄名氣已很大了,沒有必要再
藉此出風頭,他是出自真心來絕食的。在場同學多半覺得他又來作秀了,最後在
學生一再的勸諫下,他才在學生靜坐區旁邊安靜的開始他個人的絕食行動,不過
到傍晚時,他人已不見蹤影。
下午三時,輔夜歷史系王昭雄上台指責同學為何不懸掛國旗,台下有同學立
刻反駁:「你家結婚掛不掛國旗」,噓聲四起,叫罵不斷。王昭雄的麥克風旋即
被糾察隊「取回」,范雲上台制止同學對他的噓聲叫罵,並請王昭雄在氣氛平靜
後再回來發言。
現場一度火爆,有同學指著王昭雄罵「抓耙仔」。後來在糾察隊保護下,王
昭雄離開會場至工作區內休息。
下午五時,繼有成大吳慶年老師、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施俊吉參與演講。
隨後,東吳德文系謝志偉演講時表示,「指責這裡掛不掛國旗,就和東吳大
學一年級和二年級同學比賽時,兩邊啦啦隊齊喊東吳加油一樣,沒有意義。」
「我們要學習民主,不要像國民黨一樣血洗民主。」
晚上六時三十分起,邱晨演唱「牽亡歌」,台下學生一起喊「過橋」,民眾
也組成小型弦樂演奏,支持學運,但有一名學生衝上台搶走麥克風發言抗議,「
這不是聯歡晚會!」
工作人員發言表示,「如果是我們花錢請來的,那當然是聯歡晚會,但現在
是民眾自願來支持學運,鼓勵學生,表達他們的熱情,這算是聯歡晚會嗎?」台
下學生以掌聲向弦樂團致意。


他們的訴求就是
一、 馬英九總統和行政院長劉兆玄必須公開向國人道歉。
二、 警政署長王卓鈞、國安局長蔡朝明,應立刻下臺。
三、 立法院立即修改限縮人民權利的「集會遊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