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感情沒了歸宿,像漂萍般的隨波浮盪!
年少時念過的「失根蘭花」一文,馬英九執政後,如影隨形在心頭纏繞。揮之不去的哀愁之外,還有著濃濃的憂慮。
哀中華民國之不再,憂台灣的命運未可卜。
馬英九選舉時對中華民國與台灣的濃情已轉薄,和中國密意加深。上行下效的流風所及,台北市諸多景點在網站上改名台灣地區。
那是要麼描述的心情呢?作為中華民國子民,身為台灣人,長久以來的教育與社會觀念灌輸,這裡就是我的國家。是先祖輩在明清之際、在共黨赤化中國大陸之時,逃避專制極權政府所建立的家園。
又怎麼變成中國台灣地區呢?紅色中國統治過台灣嗎?
當今執政階層高唱終極統一調子,將中華民國地區化,自我限制軍事武力,向中國表逹善意。但是,國際的漢和軍事雜誌報導中國以花東基地為模擬攻擊目標。
不只是真心換絕情,也非「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的古訓警示,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無知於危險。
更誤導國民的國家意識,以他國為國家,以他鄉為故鄉,這不正是失根蘭花表逹的憂傷?國家不見了,一個地區之民怎會有國家之念,內部因何團結?
失去國家意識,台灣人會像吉普賽人般的浪跡天涯!
轉載於2008.09.11,黃明裕-觀察筆記,自由時報B5版
全站熱搜